2020-12-29
12月26日,由中核集團原子能院和中科院近物所自主研制的世界上束流強度最高深地實驗設施——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束流強度達到2mA,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同類裝置先進水平。這是我國核天體物理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標志著我國完全掌握強...
2020-12-25
近日,科技界好消息不斷。其中,中核集團兩項科技成果入選人民日報2020中國硬核黑科技——新一代“人造太陽”放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并網成功。 除此之外,還有“九章”、“奮斗者”號…這些響當當的名字,你了解多少? 盤點#2020...
2020-12-25
12月18日,科普中國品牌直播活動“未來耀科學”走進三門核電,與核電站7位嘉賓一起揭示核能奧秘,探討能源未來,并帶領觀眾一起實地探秘三門核電站工作現場。 本次直播總共包括三場,主題分別為:走進核電站、核能基礎與應用、綠色能源與未來能源...
2020-12-08
12月4日,我國自主研制的核聚變關鍵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實現首次放電,標志著我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新一代先進磁約束核聚變實驗研究裝置,等離子體離子溫度可達到1.5億...
2020-11-30
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后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并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這標志著中國打...
2020-11-17
1955年1月15日,對于年輕的共和國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我國正式決定發展原子能事業。在此之后,原子能事業其實分為了兩條路,一條是研制核武器,比如原子彈、氫彈等;而另一條,就是核動力的研制。幾十年來,我國的核動力研究有了長足進...
2020-11-13
催人奮進的十月,媒體對核工業的報道更加系統、全面。2020年10月1日,《求是》雜志刊發中核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余劍鋒署名文章《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續寫核工業新輝煌》,系統闡釋新時期,核工業人如何努力建設先進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打造...
2020-10-16
20世紀50年代,剛剛誕生的新中國百廢待興,面對當時的國際形勢,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果斷作出了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在黨中央統一部署、統一領導下,從全國26個部委、20多個省區市、1000多家單位抽調精兵強將參與研制...
2020-09-30
“事業高于一切,責任重于一切,嚴細融入一切,進取成就一切。這是我國核工業65載歷史的高度濃縮,也是中核人精神風貌的生動寫照。用核力量保衛國家,他們沖鋒在前;以核安全標準對標脫貧攻堅標準,他們目標堅定。”這是《中國扶貧》雜志對中核集團扶貧...
2020-09-24
自主創新是中國核工業之魂 ——中核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 安全高效發展核能是推進能源革命的重要舉措。按照“熱中子反應堆-快中子反應堆-受控核聚變反應堆”三步走核能發展戰略,受控核聚變被視為解決人類能源需求的終極方案。 中...
2020-09-08
9月4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向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頒發福清核電5號機組運行許可證。9月4日15時30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爐燃料裝載正式開始。隨著第1組燃料組件順利入堆,該機組進入主系...
2020-07-14
科技日報北京7月9日電 (記者陳瑜)9日,中核集團田灣核電5號機組首次裝料作業正式開始,為后續按計劃并網發電奠定基礎。記者了解到,這也是我國核電建設領域今年首臺邁入裝料狀態的核電機組。 田灣核電基地是我國重要的核電基地之一。目前...
2020-07-14
7月9日,作為我國核電建設領域今年首臺邁入裝料狀態的核電機組,中核集團田灣核電5號機組首次裝料作業正式開始,為后續按計劃并網發電奠定基礎。 田灣核電基地是我國重要的核電基地之一。田灣核電5、6號機組是我國“十二五”期間新建核電機組的...
2020-06-28
工業是大國經濟競爭的主戰場,擁有健康的工業生態體系,對于獲取高附加值以及捍衛國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然而,工業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業發展的機制并不是顯而易見的,而是如同神秘的“黑匣子”,等待著有心人去尋找與破解。近年來,隨著核...
2020-06-11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6月10日,中國核電官微披露,公司上市迎來五周年。公司指出,上市五年來,中國核電作為電力企業的關鍵指標持續提升。2015年上市之初,中國核電在運機組為12臺,裝機容量977.3萬千瓦,隨著工程建設的逐步推進,中國核...